支气管肺隔离症(BP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下呼吸道异常。它由一团无功能的肺组织组成,与气管支气管树缺乏正常的联系,并从体循环接受其动脉血液供应。与气管支气管树和全身动脉的连接将 BPS 与先天性肺气道畸形 (CPAM) 区分开来。
•肺叶内隔离 (ILS) 位于正常肺叶内,没有自己的内脏胸膜。这种类型通常与支气管、肺实质或胃肠道有异常连接,并且经常出现反复感染。
•叶外隔离 (ELS) 位于正常肺外,并有自己的脏层胸膜。感染性并发症很少见,除了与胃肠道或肺内结构有关的 ELS,这是不常见的。
10
2022
05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作者:张医生 | 分类:儿科常见病 | 浏览:421 | 评论:0
07
2022
05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肾病综合征患者选择激素治疗属于临床首选,起效时间基本上是两个月以后,可以控制症状需要在一年以上的时间,整个治疗时间可以达到两年。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两个月后,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具体控制症状,也就是维持用量,时间在半年左右。根据定期的检测结果可以了解控制效果,然后根据有效剂量使用药物半年到一年,最后才缓慢减少药物使用量。
作者:张医生 | 分类:儿科常见病 | 浏览:439 | 评论:0
28
2021
10
EB病毒与多发性硬化
Epstein-Barr 病毒 — 在儿童期免疫脆弱性窗口期暴露于特定传染原的环境可能使某些个体易患 MS 。许多病毒和细菌病原体已被推定与脱髓鞘有关。其中,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备受关注。
暴露于 EBV 会导致持续的 B 细胞感染、EBV 转化的 B 细胞克隆的扩增以及针对特定 EBV 病毒抗原的抗体的产生以及受感染 B 细胞的终生 T 细胞监测 。EBV 核抗原 (EBNA) 具有与髓鞘碱性蛋白相似的结构,髓鞘碱性蛋白是 CNS 髓鞘的主要成分。由于抗原之间的相似性,针对 EBV 抗原的 T 细胞可能会重新定向攻击 CNS 髓鞘,这一过程称为分子模拟。
作者:张医生 | 分类:EB病毒感染 | 浏览:630 | 评论:0
22
2019
11
小儿期常见的复发性头痛
小儿期常见的复发性头痛
1.偏头痛(migraine):本病为一种发作性疾病,主要由颅内动脉舒缩障碍引发,有人统计:7岁以下小儿发病率为2.5%,男女发病率相同,7~15岁发病率为5%,女略多于男,甚至认为小儿复发性头痛者有75%为偏头痛。本病有3种主要类型,还有多种偏头痛等位症(migraine equivalents),包括基底动脉偏头痛、急性意识紊乱型偏头痛,偏瘫型或眼肌麻痹性偏头痛、良性发作性眩晕、周期性呕吐、阵发性皮层性缄默症、阵发性斜颈等。小儿以普通型最常见。典型偏头痛(class
作者:张医生 | 分类:偏头痛 | 浏览:1317 | 评论:0
15
2019
09
eb病毒相关关节炎
EB病毒 — EB病毒是一种γ疱疹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一个重要病因,某些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中也有所涉及。EB病毒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可能病因也已被广泛研究。其在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关注,但尚未得到证实。EB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在全世界90%的人群中引起了持续性感染。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在口咽细胞中引起复制型感染,在B细胞中引起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有不同类型,显示了表达EB病毒潜伏蛋白的不同模式。在感染早期,出现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随着疾病进展,IgG病毒衣壳抗原抗
作者:张医生 | 分类:EB病毒感染 | 浏览:1589 | 评论:0
22
2019
08
EB病毒简介
致病机制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EBV感染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不同感染状态表达不同的抗原,增殖性感染期表达的抗原有EBV早期抗原、EBV衣壳蛋白和EBV膜抗原,潜伏感染期表达的抗原有EBV核抗原和潜伏膜蛋白。
EB病毒与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
作者:张医生 | 分类:EB病毒感染 | 浏览:1386 | 评论:0